« 上一篇下一篇 »

汉语译文

 

    这里的汉语译文无法像英语那样采用非常规搭配,北京翻译公司 以传达原文中那趣味横生的语言形式,这是语言之间的歧异性造成的,因此,译文只传达出了原文中所传达的意义而无法保留形式。再如:


    例句2: He couldn't pull it. Both were naked.下wo naked men. Stripped of clothes. Stripped of names. Stripped of nationality. Stripped of their khakied selves.


    译文:他无法扣动扳机。两个人都赤裸着身体,一丝不挂,他们被到去了衣服,被剥夺了性名,披剥夺了国籍,被剥夺了他们身着黄色咔叽布军服的自己。(李明译)


    另外,具有固定意义和习惯搭配的成语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在广告中,被语言使用者(如广告商等)临时因特殊需要而更换其中个别的字词,以取得某种特殊效果,达到引人注目之目的。这就是李明(1999) 所说的变异搭配,或曰临时搭配或者有标记搭配(marked collocation). 这类临时搭配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出使用。如:趁早下“斑”(化妆品广告)、请勿“痘”留(化妆品广告)、九 “酒”归一(酒广告)、“骑”乐无穷(摩托)等。还有一类临时搭配出现在报刊上,通过改动固定成语中某个字以取得幽默、讽刺或鞭挞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例如:白手起家*白收起家、勤劳致富*勤捞致富、公关小姐弓攻官小姐、检查验收一检查宴收等。这类临时搭配会随着社会上这种不良现象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当然,语言永远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有些原来不能搭配的,经变异搭配或临时搭配后,它们逐渐得到传播,并渐渐为人们广为使用和接受。这类新型搭配一旦为大众所接受,就成为惯用搭配了,如: groundbreaking theory独创理论,mental gymnastic。脑力运动,硬销售hard sell,同桌的你my neighbor in class/my deskmate等,还有汉语中的“我被他忽悠了一次”中的“忽悠”一词的新型用法。可以说,“一切词语都在时刻吸引着新的搭配词语,要么通过各种类比过程自然而然地进行,要么通过人们有意创造出的不寻常搭配”。(Baker, 2000: 50)


    再者,在任何语言中,都会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搭配.但因长期使用或者因当初使用时人们对所涉及的逻辑关系认识不足,人们渐渐接受了这种不合逻辑的搭配,使它们成为约定俗成的搭配,如汉语中的“剪头”、 “打扫卫生”、“救火”、“恢复疲劳”、“小王晒太阳”等,英语中的“lose one's heart to someone"(=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爱上某人)," eat one's head off(=eat a large amount of food吃得过多)等。


    总而言之,因特殊目的和修辞需要以及因历史传承而构成的搭配除外,一般情况下,搭配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任意的,而且并不取决于意义(Baker, 2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