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语音的沟通

 


    原文本身有典故、隐射,或有瑕疵、漏洞、矛盾、脱跳等等. 文学作品中,典故经常因其含蓄精辟、富于联想的特征被广为引用。北京翻译公司 如果原文是译者的本族语,理解源远流长的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非难事,但如果原文非译者的本族语,那么典故就很可能产生不小的理解障碍.


    《红楼梦》中出现过很多典故。比如,第25回中的“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中文读者对“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说法虽是非常熟悉,但对这个典故可能长期是有误解的。蓬莱八仙里的吕洞宾被狗咬了不成?其实,这则典故与狗一点关联都没有! 连中文读者都会理解错误,如若因此而造成翻译不当,外文读者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理解困扰.其实典故的来源是这样的: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吕洞宾同情他,和他结拜兄弟,并邀他住在家中。某日,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颇为欣赏苟杳,想把妹妹许配给他.结果吕洞宾怕苟杳贪欢,忘了读书,提出要陪新娘睡三宿。苟杳咬牙答应。其实,每晚吕洞宾进屋不说话,只埋头读书。待到事情水落石出,苟杳夫妻表示:“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几年后,苟杳金榜题名做了大官。但某年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决定去找苟杳帮忙。苟杳热情招待吕洞宾,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却发现家里盖了新房,还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家人以为吕洞宾早已过世,嚎陶大哭。原来,这是苟杳的好心“报复”,房子是他请人来盖的,棺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棺盖上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加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从此,吕苟两家变一家,而这段故事引出了“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一典故,却不料因为“苟杳”音同“狗咬”,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而《圣经》中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地名、事件的典故被收人辞典的就有700条之多。比如,源出《圣经·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一37节的“g以,d Samaritan”(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喻指“行善的人”或“乐善好施者”;源出《圣经·传道书》第10章第1节的“a fiy in the niniment’’(油膏里的苍蝇),喻指“美中不足之处”或“使人扫兴的(,J、)事”;源出《圣经·创世纪》第3章第7节的“fig Icaf,’(无花果叶),喻指“遮羞布”;源出《圣经·启示录》第16章第 16节的“Armageddon"(哈米吉多顿).喻指“大决战”,尤指“毁灭性的核战争”;源出《圣经· 创世纪》第25章第31一34节的“sell one,5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po*tage,,(为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继承权),比喻“因小失大”或“见利忘义”。


    凡遇到对理解会造成障碍的典故或隐射,译者要多加留心,广泛查阅资料,切不可一知半解,望文生义,可以使用直译、加注、解释、套用、省略等各种方法,尽量还原原语文本最真实的意图。


    不可否认的是,原语文本本身可能并不完美,即使是出自名人大家的作品也可能会有瑕疵、漏洞、矛盾、脱跳等等,这种理解障碍有时是非常细微而难以把握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无心之错,还是有心之作。这对于译者是极大的理解挑战。


    中国的诗歌有不可比拟的审美价值,尤其是格律诗,以极简练的文字表述深邃内敛的意蕴,追求形美、韵美和意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固定的五七言限制及各种词牌统一字数的要求有时束缚了诗词作者的创作,反而出现令人遗憾的瑕疵。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天章哀叹自己“读尽缥湘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这里的“马相如”其实是“司马相如”。司马是复姓,但是这样的缩写,真的会误导译者,以为此人姓马名相如.而著名的“诗仙”李白,在《赠汪伦》里面描述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重复使用了意义相同的“将”与“欲”,想来诗人这样的用法,也是受制于格律诗歌字数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吧。 这种瑕疵形成的理解障碍当然会给译者造成困惑:到底是与汉语诗词保持一致,追求格律的形美,还是透彻理解后,译出原意但牺牲形式上的对应呢?这样的两难需要译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尽童在克服原语文本瑕疵带来的障碍后,以最忠实又不失美感的语言译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