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翻译行为的目的性

 

    翻译行为的目的性、目标读者、预期效果等等方面的差异


    翻译主体会因为其翻译的不同目的、英语翻译 不同读者、达到的不同预期效果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造成表达的不同.


    清末改革派学者严复(1854一192”翻译时目的性很强。在翻译《天演论》(Evolut沁n and Ethics)时,严复对原文做了很多删改,而翻译《社会通诊》(A History of Politics)时也是以改译方法为主。严复翻译之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的觉醒,传播西学,师夷长技,使得面临内优外患、处在危亡关头的中华民族能与天争胜。他的目标读者是清末的士大夫和官僚,因为他们是当时最能影响社会风气和潮流的人。而他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让士大夫阶层接受西学,最终将文明思想传播给民众.为了迎合士大夫阶层,严复采用了古雅文体,正如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所说:“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王佐良先生(1 916一1995)在《严复的用心》中更为精辟地点明了严复使用古雅文体的真实意图:“他从事翻译是有目的的,即要吸引士大夫们的注意。这些人足以左右大局,然而却保守成性,对外来事物有深刻的疑惧”,“他又认识到这些书对于那些仍在中古的梦乡里酣睡的人是多么难以下咽的苦药,因此他在上面涂了糖衣,这糖衣就是士大夫们所心折的汉以前的古雅文体。雅,乃是严复的招徕术”。(《严复的用心》,1981:41一42)


    关于目标读者,鲁迅(1881一1936)曾经说过:“但我想,我们的译书,还不能这样简单,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的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的分起来: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的范围之外,启发他们是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的任务,在这里可以不论。但就是甲乙两种,也不能用同样的书籍,应该各有供给阅读的相当的书。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而这创作又必须并不只在配合读者的胃口,讨好了,读的多就够。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论翻译》,1932)可见面对不同的目标读者,采用恰如其分的理解与表达方式,才能达到翻译真正的目的与预期效果。


    应该说,成功的翻译主体绝对可能克服上述差异带来的干扰,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译作的目标读者及预期效果调整对原作的理解,在保证不扭曲事实的前提下,斟字酌句,译出符合“信、达、雅”标准的作品。


    阅读行为的时空差异


    双语转换是时空差很大的一种高级语言活动。阅读行为的时空差异是指原作的创作时代、原作者的生活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等等时空因素与翻译主体之间的差距。 汉代的人读屈原跟现代的人读屈原理解的深度、感受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中国读者对莎士比亚的理解可能与英国读者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离骚》是公元前300多年中国诗人屈原写的一首抒情长诗.一位当代英国的译者在翻译《离骚》时,面临的是2300多年和地理上相隔两大洲的时空差。只有当他通晓当时屈原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矛盾以及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和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审慎地、反复地进行艰苦的移情感受时,才能体验和领悟《离骚》那种幽远高洁的意境和波澜壮阔的气势。


    因此,翻译主体只有努力缩短时空差,力求与原作者“同声”、“同气”,才能译出佳作.


    理解的多维性、层级性与翻译


    理解的多维性


    之前已经阐述过,理解是人类普遍的高级认知活动。翻译中理解的标志是能对原语的内涵作出多维的准确解释。译者的理解首先作用于原语文本(souree language text,简称 SLI,).这里的“理解”不是一个“看懂”、“听懂”的简单概念,而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涵盖多个维度。具体来说,翻译中的理解是指对意义的领悟,集中于人类大脑的Wernike arca(维尼克区),司掌语言的意义解码。这里的所谓“意义解码”,实际是一项多重任务,即不仅指把握概念,还包括透析话语(句子、句段)的意向(主要涉及情感、态度和目的),扩及话语从局部到整体的形式观照和效果感应。以上多项任务可以用图2一1表述(刘亦庆,2005:53):